8月21日,桑干河·第十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在山西省朔州市召开。会议以“高值利用固废 赋能绿色转型”为主题,700余名行业专家和相关代表齐聚桑干河畔,共同探讨煤基固废综合利用在促进电力、建材、环保等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时发挥的作用,为加强固废综合利用谋求新未来。
当前,加强固废综合利用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旋律。发达国家对固废的政策早已从固废污染控制转向了以固废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将固废循环利用作为污染控制、资源脱钩、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途径。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固废排放国,年新增堆存量近30亿吨,累计堆存量约600亿吨。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洛屹看来,加快推进固废综合利用,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实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粗放型生产和发展机制,要牢牢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指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源头消解,构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加快发布实施方案,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固废综合利用量价齐升;同时将固废精细拆解、分值分级利用,这些举措将对保障资源供给安全、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自2012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12个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来,朔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年来,当地依托丰富的固废资源,建设了三个特色固废园区,初步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等四大产业集群,产品从传统建材领域拓展延伸到了新材料、防腐绝热材料等七大类200多种,逐步形成了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的固废综合利用发展模式。以煤电废弃固废为主的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升到了73%。2022年,全市废弃物资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产值近60亿元,占到制造业总产值的30%,有力推动了当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桑干河·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也已经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行业盛会,迄今为止已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上百项,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千亿元。
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表示,下一步,朔州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做大做强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把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以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等为牵引,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孙瑞生丨楚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