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第三届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将于5月16-18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本届大会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以及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大会主题是“向新出发·向绿而行·迈向资源循环新时代”。
作为聚焦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土木工程材料低碳化的年度盛会,前两届会议先后于郑州和济南成功举办,吸引了冶金、建材、矿业、化工及土木工程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参与,会议规模超过七百人。本届大会将继续致力于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塑造学术与技术紧密结合新业态,推动跨学科、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携手探索新形势下从固废到多场景工程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固废循环利用体系,诚邀学术界与产业界同仁共襄盛举!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5月16-18日(16日全天报到)
地点:安徽合肥 安徽高速开元国际大酒店
二、大会主题
向新出发 · 向绿而行 · 迈向资源循环新时代
三、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承办单位:
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 建筑材料行业冶金固废与尾矿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协办单位: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泥基材料低碳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煤基固废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 碳理达固废处置(山东)有限公司
四、主要内容
本次会议将重点围绕当前固废利用面临的难题以及固废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点技术方向展开交流,拟设置以下技术论坛:
1.多体系固废基胶凝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论坛
2.工业固废在道路与填筑工程应用技术论坛
3.全国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利用技术论坛
4.全国煤矸石规模化利用与处置学术与技术论坛
5.全国退役风机叶片及光伏组件循环利用技术论坛
6.钢渣、粉煤灰、尾矿等典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论坛
7.全国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发展论坛
部分演讲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多源固碳轻质土技术与应用
——东南大学 刘松玉 教授
绿色人造骨料的制备及其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高鹏 研究员/副院长
过硫磷石膏胶凝材料及其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 孙涛 研究员
千卡级超低热值煤矸石高效直燃技术研发及应用
——清华大学 黄中 研究员/国家工程中心总工程师
磷石膏大规模安全消纳与综合利用路径及创新技术分享
——武汉工程大学 张华丽 教授/副院长
工业蓝碳——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增汇机制与强化方法
——浙江大学 王涛 教授
废弃风电叶片应用于道路行业中的研究进展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李沛欣 科研平台办主管/高级工程师
固碳混凝土材料及制品开发与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 申培亮 助理教授
早期碳化技术制备高强钢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 冼向平 教授
碳矿化胶凝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郑永超 教授级高工
循环流化床灰渣路基材料应用过程中的新特点解读
——华东理工大学 乔秀臣 教授
废旧风机叶片破碎纤维建材化利用及产业化
——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 姜冬 风机寿命管理业务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研发及在杭州地铁15号线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海南大学 王志佳 副教授
多源固废在工程多场景的应用与技术创新
——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余巍 副总经理
公路改扩建工程固废高值高效化利用技术推广应用
——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王伟 副总工/正高工
钢渣在沥青路面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 吴少鹏 教授
赤泥基胶凝材料道路全结构应用理论与关键技术
——山东大学 李召峰 教授
煤基固废公路路基规模化应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闫升 博士
固废基流态固化土力学性能及工程应用
——江苏海洋大学 赵晓晴 教授
全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稳定技术与应用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徐雄 副教授
地铁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地聚物基可控低强度材料的开发与表征
——长春工程学院 闫欢 副教授
分布式碳捕集与固废碳封存高值化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超 教授
预拌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应用与实践
——清捕零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应姗姗 技术总监/博士
CO2捕集与固碳技术研究及面临挑战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徐州) 陆诗建 研究员
再生混凝土微粉固碳-高值化利用研究
——深圳大学 占宝剑 副教授
超细固废微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及性能研究
——桂林理工大学 明阳 研究员
多固废协同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与低碳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 倪文 教授
多固废协同固碳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莫立武 教授
“双碳”背景下建筑材料绿色低碳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黄天勇 正高级工程师
大宗固废资源循环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长三角国创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成铭钊 所长助理
立磨处置废弃混凝土技术及应用介绍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倪明星 教授
固废基胶凝材料工业化大生产质量控制方案及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 李端乐 博士/高工
固废基胶凝材料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 汪坤 博士/高工
煤基固废低碳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孟小焕 工程师
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固废基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广田 高级工程师
煤矸石组成及高值化利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刘钦甫 教授
矿冶固废悬浮焙烧矿相转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东北大学 袁帅 教授
煤矸石自热式脱碳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中南大学 潘建 教授
煤矿固碳充填关键技术与先导性试验示范
——西安科技大学 刘浪 教授
煤矿绿色开采与固废处置技术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鹏亮 所长
万物归土:大宗(煤基)固废人工造土造地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白冰 研究员
煤基固废抗分散注浆材料制备及重金属离子稳固化机制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王庆平 教授
低碳绿色固废有价物提取与高值资源化利用
——北京科技大学 李素芹 教授
钢渣等冶金渣建材化资源利用技术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叶家元 水泥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钢渣协同多固废在非建材领域应用新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张浩 教授
钢渣体积稳定性多维度调控策略
——内蒙古科技大学 薛刚 教授/博士
《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解读及工业副产石膏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 华苏东 教授
改性磷石膏在人工造地领域的工程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 张乃明 教授
退役光伏组件焦耳加热回收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郭飞宏 副研究员
废光伏组件高效拆解与资源化回收技术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陈兴
免压实固废路基填料应用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 赵全胜 教授
矿业废弃物的绿色转化:煤矿排水污泥与工业副产品在高性能地质聚合物生产中的协同作用及其环境效益
——贵州大学 朱桓毅 博士
多元固废地聚物人工轻骨料设计及细观模拟研究
——江苏海洋大学 骆辉 副教授
高性能石膏矿渣水泥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探究
——盐城工学院 胡月阳 副教授
煤基固废地聚物产物组成对耐高温性能的影响
——济南大学 王金邦 副教授
金尾矿粉的多元活性优化及多场景应用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 周在波 副研究员
工业化制备超细矿渣粉技术及高值化、高掺量利用方案探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
赤泥与烟道气残留物协同回收制备地聚物人造骨料
——北京工业大学 钱蓝萍 研究员
赤泥-电石渣基免烧低碳轻骨料的制备与强度形成机理
——内蒙古科技大学 石雨轩 讲师/博士
磷石膏道路材料的全掺量谱系构建与技术突破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谢宏伟 博士
典型固体废弃物道路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邓韦桐 博士
固废基软土固化材料制备及多领域应用
——佛山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舒本安 高工/博士
高粘弹橡㬵复合改性沥青在养护工程中应用探索
——西安公路研究院 马庆伟 正高工程师
磷石膏轻质泡沫土制备与性能调控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王克
钢铁行业固废矿化利用CO2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李佳洁 副教授
多步骤协同固碳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刘琼 副教授
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 董伟 副教授/博士
固碳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硫酸根离子传输路径研究
——重庆科技大学 李杰鸿 讲师
基于离心粒化的高温改性钢渣余热回收及深度固碳
——重庆大学 吴君军 副教授
余能原理数值方法在钢渣混凝土损伤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内蒙古科技大学 刘江森 讲师/博士
生物炭尺寸效应对土壤固碳减排的影响及微观机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王琳 讲师
光催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污染物净化协同碳封存性能提升机制
——河北大学 刘冠宇 副教授
碳酸与甲酸复合酸化对钢渣的协同稳定机理研究
——山西大学 周新星 教授
新形势下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思路
——山西大学 高宏宇 副教授
煤基固废在土壤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 郭泽宇 教授
多源固废协同制备再生骨料技术开发
——安徽理工大学 徐子芳 教授
无机加固双组份速凝材料的研发与性能优化
——安徽理工大学 王艳芬 副教授
清淤底泥的低碳再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应用
——南京师范大学 刘荣 教授
金属尾矿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韩方晖 副教授
泡沫混凝土中磷尾矿与水泥基质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强孔隙结构和力学强度
——武汉科技大学 魏耀武 教授
大掺量磷石膏及磷尾矿充填材料体系研究与应用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固废研究中心 廖述聪 高级工程师
利用赤泥制备C2S-C4AF熟料及其水化研究
——济南大学 黄永波 副教授
生物碳不同组分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合肥工业大学 叶平 博士
智能干法分选设备和技术在煤矸石综合利用上的应用和实践
——约翰芬雷好朋友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陈忠杰 市场技术总监
净浆流变学理论设计煤矸石自密实混凝土及性能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王黎明
黄河中游生态脆弱区砒砂岩离子交换与胶凝固化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李长明 副教授
煤矸石微成本返井充填工艺
——太原理工大学 张耀烨 副教授
电化学水泥熟料前驱体制备协同二氧化碳捕集转化
——重庆大学 潘哲飞 教授
磷石膏化学合成钙基缓释肥
——武汉工程大学 袁军 教授
锂云母冶炼渣活性提升基础研究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武绍文 博士后
盾构渣土免脱水原位固化制备建材产品技术与应用
——中建第五工程局 习智琴 研究员
固废基沥青改性剂的温拌-抗剥落协同作用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 唐宁 教授
多源固废矿化固定二氧化碳制备绿色低碳新材料
——长三角创新研究院
钛铁尾矿碱激发材料固化行为及热工性能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曾宇声 副教授
基于孔隙重构的多孔介质充填体固碳-力学-热障效应协同增强方法
——河南理工大学 杨柳华 副教授
碱矿渣混凝土受压徐变性能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 周显昱 副教授
废石棉无害化处理及应用
——台湾循环经济学会 凃哲维 副秘书长
资源化利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治理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清华大学 赵永敢 副研究员
钢渣固废在湿热地区公路工程中的绿色高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蓝天助工程师
CO2矿化粉煤灰前后理化性质与火山灰活性差异内在机理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崔勇助理研究员
高温高湿碳化环境的CO2精确采集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卉伊 董事长
碳矿化材料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
——暨南大学 林忠财 教授
几种典型矿冶固废的高值建材化利用研究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焦向科 教授
钒钛矿渣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芮雅峰 博士/研发工程师
工业固废矿化活性识别与产业化路径设计
——同济大学 李晨 助理教授
新型低碳胶凝材料 助力建材行业降本减碳
——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黄晓燕 高工
尾矿基胶凝材料特性及其在界面污染控制上的应用研究
——武汉轻工大学 李社锋 低碳产业学院院长/教授
碱活化锂渣人造骨料制备及其在高强轻质混凝土中的应用探索
——西华大学 周贤良 讲师/博士后
广西拜耳法赤泥、钢渣路用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
——广西交建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吕政凡 副部长/工程师
工业固废磷石膏改性增强机制及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晚清 正高级工程师/路面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固碳蒸压加气混凝土矿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长安大学 吕晶 教授
混凝土砌块装备技术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驱动下钢渣沥青混凝土自愈合机制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刘佳楠 助理研究员
双碳”目标下煤矸石制备绿色建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工程大学 孟文清 教授
赤泥基胶凝材料固化路床土结构设计与服役性能评价
——山东大学 张健 副教授
赤泥基胶凝材料固化粉质黏土及其路用性能研究
——山东大学 张昊龙
含石膏的洞渣骨料引发混凝土内部硫酸盐侵蚀研究
——重庆大学 余林文 副教授
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
——华南理工大学 石林 教授
绿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固废的高质利用及砖/石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
——西安银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胡漪 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双碳背景下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路径探讨
——东华理工大学 查文华 教授
基于分子模拟锚杆锚固体界面滑移失效机制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 许涛 讲师
基于钢渣矿化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研究
——苏州大学 胡绍岩 副教授
电石渣基胶凝材料中水化-碳化协同耦合作用:微观结构演化、固碳与强度协同提升机理
——内蒙古工业大学 关鹤 博士
........
更多专家报告持续更新中!
五、同期活动
(一)全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展览
(展位有限 先到先得!欢迎咨询)
全方位展现固废利用与土木工程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工艺装备、检测仪器、新材料、新产品等。部分展商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 合肥中亚建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新乡市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 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银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山东阳光众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陕西中路西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约翰芬雷好朋友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烟台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黄山金球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山东聊城伟旺钢球钢锻有限公司
🔷 上海亿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联衡电子有限公司
🔷 安徽成弘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正奇中和科技有限公司
🔷 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 山东平邑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碳理达固废处置(山东)有限公司
🔷 云想联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
🔷 北京国创建科固废资源化利用有限公司
🔷 筑邦建筑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淮南东辰集团
……
(二)建材行业标准研讨
本届会议期间,组委会将召开《固废基胶凝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建材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结合技术、产业、工程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三)水泥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研讨会
大会将组织专题研讨会、围绕水泥粉磨企业和混凝土搅拌站的转型发展及降本增效开展深入讨论,研讨方向包括(不限于):
▶ 水泥精准计量+高效混合配制技术推广与应用
▶ 基于立磨开展超细矿粉制备与高值化利用
▶ 基于水泥磨、矿粉立磨或超细球磨开展固废基胶凝材料制备与推广
▶ 管桩用免蒸粉、充填用胶固粉、软土固化剂等新产品的制备与推广
(四)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申报政策解读座谈
本次大会将继续邀请相关单位和专家分享解读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对固废利用项目和企业的支持政策和奖补资金申报流程。
(五)煤矸石用于造土造地及生态回填专题研讨会
大会将组织召开“煤矸石用于造土造地生态回填专题研讨会”,届时将广邀业内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地方政府齐聚一堂,针对煤矸石造土造地、生态回填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标准、技术、成本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六)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利用主题沙龙
大会将组织召开“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与高效利用沙龙”,聚焦磷石膏综合利用难题,凝聚产学研用多方力量,为行业技术专家、企业家提供开放式技术交流机会,共谋磷石膏无害化、规模化利用的技术创新与合作发展。
(七)全国工业固废CO₂矿化技术沙龙
大会将同期组织召开“全国工业固废CO₂矿化技术沙龙”,活动聚焦碳矿化技术攻坚难点,采用“技术分享+案例剖析+开放交流”模式,打造高效务实的技术交流平台。
六、会议注册与参展
请有意向的单位填写并回传附件中的参会回执单,并按以下要求缴纳注册费:
1、会议注册费用
收费标准:2500元/人,包括资料、餐饮、茶歇等,不含住宿费
早鸟优惠:4月15日前注册缴费可享受早鸟优惠2300元/人
学生优惠:在校学生可凭学生证享受学生优惠1500元/人
展位价格:10000元/个展位(含2个参会名额)
2、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开户户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管庄支行
账号:0200 0068 0901 4435 177
(注:汇款时请注明“合肥固废低碳大会”)
(2)微信支付
(注:转账时请注明“单位名称”)
八、联系方式
会议咨询:潘 栋 18810191728 袁鹏 13718217895 廖述聪 13651164324 李端乐18001328989 汪 坤 13911993516
会议协办、赞助、商务等:袁鹏 13718217895
电子邮箱:gfyjzx@126.com
官方网站:www.gfyj.com.cn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2025年4月
精彩图片回顾——2023首届大会(郑州)
精彩图片回顾——2024第二届大会(济南)